金秋十月,复海大学报告厅。>
“光量子通信的过程如下:事先构建一对具有纠缠态的粒子,将两个粒子分别放在通信双方。>
将具有未知量子态的粒子与发送方的粒子进行联合测量(一种操作),则接收方的粒子瞬间发生坍塌(变化)。>
……”>
杜红尘看着讲台上正滔滔不绝地汪必恒院士,转头低声问身旁的学姐岳茗祎,“学姐,这位汪院士的讲座咱也听不懂啊,为啥我们不能等讲座完了之后再过来拜访他?”>
杜红尘是一个小券商投资研究部的菜鸟助理,刚刚参加工作没几个月。>
面对一个量子力学方面的院士所做的专业讲座,无异于在听天书。>
学姐岳茗祎是公司的部门总监,今天她特意带杜红尘来曾经的母校参加汪院士的讲座。>
因为汪院士是她负责承销的一家准上市公司的首席科学家。>
这家公司正在上市的最后阶段,岳茗祎需要和汪院士有个面对面的交流。>
“嘘”,岳茗祎把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杜红尘无奈,因为坐的位置在前排,他也不好刷手机。>
就在他百无聊赖之际,就听到汪院士说道:“下面的时间就留给各位同学,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一个男生站了起来,问道:“汪院士,您对米西国物理学家费舍尔关于人类大脑中存在磷原子自旋产生的量子纠缠理论怎么看?”>
汪必恒笑了笑,伸手扶了扶眼镜,说道:“目前这个理论费舍尔还在验证,当然也有更多的量子生物学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我个人认为,量子既然是微观世界的基础,那么人类大脑中存在某种量子纠缠,乃至量子风暴,也是有可能的。>
科学研究就是不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我们都需要去研究并证明。>
无论是证真还是证伪,对于科学研究都是有益处的。”>
男生听了,当即追问道:“如果人类大脑中的意识活动是一种量子风暴,那么是否存在人脑间的量子通讯呢?”>
汪必恒听了这个问题,脸色多了几分凝重。>
他轻轻地咳嗽一声,然后说道:“我刚才说过,人类大脑有存在量子纠缠的可能性,既然如此人脑间的量子通讯当然会存在。>
你可能会再问,为什么我们人类目前没有感受到呢?>
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人类大脑现在量子风暴的能级不够,无法将这种量子通讯发射出来。>
但是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人类做梦的时候。>
说到这里,我有一个猜想,人类的梦境就是某种量子风暴活动,它甚至在某个时候能够跨越无数光年产生量子纠缠。>
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梦里会梦见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有的是曾经见过或遇过的人、物或事,但还有一些就是完全没见过的。>
这些完全没见过的或许有可能就是人类大脑与宇宙中某处产生量子纠缠后传输回来的信息。”>
汪院士的解释引起在座很多人的议论,这种对梦境的量子化解释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杜红尘听完后,忍不住站起身问道:“汪院士,按照您的猜想,人类大脑在梦境中进行的量子通信可以跨越以光年为单位的距离,那么是否可以跨越时空呢?比如和未来通信?”>
汪必恒脸上露出几分动容,说道:“你这个想法更大胆啊!竟然想在梦境中看到未来?>
不过,作为一种科学猜想,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
但我认为,以目前人类大脑5%-10%的开发度,想要证明这种可能性,很难。”>
后面又有其他同学提问,杜红尘坐回椅子上,脑中还在回响着汪院士的话。>
难道自己大脑的开发度超过了10%,达到了可以进行跨越时空的量子通讯程度?>
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杜红尘最近发现自己晚上偶尔做梦,竟然疑似梦到了未来发生的事情。>
“你不是说你听不懂吗?怎么还会提问了?”>
岳茗祎的声音让杜红尘回过神来,连忙说道:“哦,我只是觉得汪院士这个猜想蛮有意思,所以就顺嘴问问。”>
其实杜红尘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自己梦境中出现的场景一定会在未来发生。>
毕竟在现实中还没有兑现过。>
或许,仅仅就是一个梦而已。>
此时讲座结束了,汪院士在复海大学物理学院的领导陪同下离开了会场。>
“学姐,汪院士走了,咱们不去找他吗?”>
岳茗祎收拾好笔记本电脑,说道:“走吧,咱们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