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援。以一个纵队,加地方兵团,位于鲁西南,侧击徐州、商丘段,以牵制邱兵团一部(孙兵团三个师现将东进,望刘、陈、邓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活动于宿迁、雅宁、灵壁地区,以牵制李兵团。以上部署,即是说要用一半以上兵力,牵制、阻击和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这一部署,大体同9月间攻济打援的部署,否则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第一阶段,力争在战役开始后两星期至三星期内结束。”
接着,毛泽d设想了第二、第三阶段的具体计划,要求粟y“以11、12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1月休整。3至7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同时,毛泽d命令中原野战军采取有力行动,钳制华中白健生集团,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同一天,毛**致电刘、陈、邓,告之南京方面已命令郑州的第六兵团三个师东进要他们立即攻击郑州、徐州一线,以牵制第六兵团。
如何赢得歼灭第七兵团的时间呢?
在西柏坡,毛泽d与周恩l等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即以一半以上的兵力牵制和阻击歼灭援敌一部,并从西面和北面威胁徐州,使邱李两兵团不敢全力东援,并要求打援部队应在援敌的侧面,即位于徐州的北面、西北面、南面,造成围攻徐州之势,使徐州之**第一个感觉是解放军似乎有意夺取徐州,而不能确切断定解放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部第七兵团。等到解放军对黄兵团攻歼紧急而决定增援时,又发现如不解除南北两侧威胁,则很难赴援。这样就给解放军以必要的时间歼灭第七兵团。
一般来说,主力兵团应集中投入于攻歼目标上,毛泽d却在解放军拥有足够兵力,且在**兵力集中的情况下,大胆采取了相反的策略。
华东野战军已于10月12日两次致电军委汇报初步作战计划,收到10月11日电后,对毛泽d制定的作战方针表示完全同意,认为这一指示有两大好处:(一)解放军兵力规定全部展开避免拥挤,给徐州**侧背威胁大,增大**的顾虑,减轻解放军对**正面抗击、阻击压力。(二)便于粮食供给和后方交通运输。
10月14日凌晨3时,窗外北3在呼呼地响着,毛泽d坐在他的办公桌前,脸上没有一丝倦意。桌上放着几份电报,一张地图。他把燃尽的烟放进烟灰缸里,抬起头,向窗外看了一眼,外面仍然是一片漆黑。这一天,正是锦州战役总攻的日子。天渐渐凉了,天亮得也晚了。再过几个小时,在北宁线上作战的东北野战军就要向锦州发起总攻了。此时,毛泽d还顾不得休息,有关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及部署占据着他的脑海。他拿起笔,开始起*中央军委给饶、粟、谭并告中原局的电报,对淮海战役进一步作出详尽而周密的指示:(一)你们12日1时电部署的缺点是将打援兵力放在正面。而不是放在侧面。你们13日13时电同意我们11日电意见,即可改正此项缺点。其具体部署应以一个强力纵队袭占运河车站,歼灭守敌,控制该地一带;以三个纵队攻占及控制台儿庄及其以南地区,一部直达铁路;以两个纵队攻占临韩(得手后留一个纵队于临韩,直迫贾汪,以一个纵队移至台儿庄及其以西地区)。以上共六个纵队,可由第3、8、10、13纵、渤纵及从韦吉到路北之两个纵队中抽出一个纵队充任;务使邱李援敌感到威胁,不驱逐我侧面兵力,不攻占台儿庄,即无法越运河向东增援,又使徐州城内感受威胁,不得不留李部第8军驻守。
(二)韦吉的一个纵队南下(不要到滨海去补棉衣,应在现在补棉衣,即从运河车站附近直下维宁),会合留在路南的第5纵,不要位于宿迁以东,而要位于睢宁地区,控制徐宿公路,从南面威胁徐州,使邱李援敌感到如不驱逐韦吉,则无法经睢宿东援,同时对于徐蚌线亦起威胁作用,使李部第9军不敢离开该线。
(三)以第9、两广纵出鲁西南,会合当地地方兵团,位于丰县、鱼台以西,虞城以北,成武以南地区,从西北威胁徐州,使孙部只能对付我第9、广两纵,而不能到徐州接替李部第8军守城。
(四)我刘邓主力第1、3、4、9纵,不日开始攻击郑州,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威逼开封,吸引刘全部、孙一部西顾。
(五)以上各项部署,都是为着钳制徐州各部援敌,使其第一个感觉是我军似乎有意夺取徐州,而不能确切断定我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兵团。等到我军对黄兵团攻歼紧急而决定增援时,又发现如不解除南北两侧威胁,则很难赴援。这样就给我军以必要的时间歼灭黄兵团。至于敌人援军的组成,大概只能使用邱兵团各师。李兵团似难离开徐蚌,因为刘峙不但要对付我军对徐蚌的威胁,而且要防备冯治安孙良诚两部的可能叛变。第六兵团孙部则可能停留在汴徐线上。
(六)以第1、4、6、7、11、鲁中等六个纵队再加特纵,负责歼灭黄兵团三个师。这是全战役的中心目标。
(七)除第9、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