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舰长抬起来!”
几名水兵随即蜂拥而上,有的抬手,有的抬脚,吆喝着把柳本抛了起来。
11月26日,离天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天空乌云密布,朔风在怒吼。早晨6时,“赤城”号旗舰升起了信号旗。各舰上的信号兵都向本舰舰长报告说:“旗舰发出信号,起锚,准备出港。”此时,南云忠一率领的日本海军史上最强大的一支机动部队迎着时而飘落下来的雪花,踏上了征程。
以“赤城”号为先导的6艘航空母舰徐徐驶出单冠湾。这是一次秘密出击,没有人送行。只有在单冠湾外面监视敌潜艇并实施反潜巡逻的1艘警戒舰发来了信号:“祝一帆风顺。”当然,这艘警戒舰根本不知道机动部队出发的真正目的,它之所以发来信号也只是单纯地表示礼貌而已。
“谢谢。”
“赤城”号一边回答信号,一边悄悄地穿行而去。舰尾的海军军旗迎着北太平洋寒冷的晨风,哗啦哗啦地飘扬。这面军旗不久就要换成作战旗了。但是,箭毕竟还没有离开弓弦,眼下还只是引弓待发。山本的最后指示是编队以14节航速沿北航线航行,并实施二十四小时对空、对潜警戒。如果同美国的谈判获得成功,就立即返航。
同一天,美国向日本递交措辞强硬的备忘录,作为对日本谈判方案的答复。因为当时的国务卿是赫尔,所以史称赫尔备忘录。
11月27日,日本内阁和大本营召开联席会议,讨论赫尔备忘录,认为开战已势在必行。
11月30日,突击编队按预定方案,实施第一次海上加油。然后以6艘航空母舰为核心排成三个纵队,以三艘潜艇在队列前方约200海里进行侦察。整个编队采取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只收不发,密切关注谈判进程和开战指示。当天山本电令南云,如果在12月6日前被发现,就放弃执行计划,掉头返航。
12月1日,御前会议最后定下开战决心。大本营确定开战日期为12月8日。
12月2日,山本根据大本营命令,向南云发出“攀登新高峰1208”的密码命令,通知南云进攻日期为12月8日,即夏威夷时间12月7日。同一天,联合舰队更改密码和所有军舰的呼叫代号,以干扰迷惑美军的无线电监听。
12月3日,日军计划在马来亚登陆的登陆舰队从海南岛三亚出发。
12月6日,突击编队进行最后一次海上加油。补给部队在完成最后一次海上加油之后,便与主力分手,这样突击编队此时就只剩下作战舰艇了。山本仿效他所崇拜的东乡平八郎向南云发出动员令:“帝国兴衰在此一举,我军将士务必全力奋战。”南云立即将此电文用灯光信号通报全舰队,然后在旗舰“赤城”号航空母舰的桅杆上升起了z字旗。——自1905年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战中升起z字旗取得胜利后。z字旗便成了日本海军的胜利标志。同一天,日本外交部致电驻美使馆:毁掉密码和密码机,最后通牒于美国时间12月7日十三时递交。
“打仗的时刻到来啦!”全体舰员热血沸腾,一片欢呼声。其他舰上的水兵们,也一起升起了自己的“z”字旗。
在“赤城”号的甲板上,最后一次眺望故国的将士们激动地欢呼:“万岁!”
庞大的机动舰队以“第一警戒航行序列”呈环行队形,朝远在3,000海里之外的珍珠港杀去。
战争的前途如何?有多少海军将士要葬身海底?一切都无法估计。在寂静无声的沉默中,在汹涌的浪花声中,每个人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增田中佐这天夜晚在日记中写道:“一切都决定了。不向左也不向右,没有悲伤也没有欢喜,只有听凭严肃的旨意!愿意打不愿意打由不得咱们,只有服从命令。”
而站在“赤城”号驾驶台下面飞行甲板控制室里的空袭珍珠港机队指挥官渊田,此时则是另一番感想,他回首眺望,千岛群岛那崎岖连绵的山峦宛如一道风景画,缓缓消失在茫茫的薄雾之中。渊田不禁心潮起伏,后来他这样写道:“我明白自己作为一名武士的职责。当时我想,还有谁比我更幸运的呢?”
“z”字旗在高高飘扬,箭终于离开了弦。
12月7日,突击编队进至中途岛以东600海里,进入美军飞机巡逻范围,编队形成环形防空队形,6艘航母成两路纵队为队列核心,2艘战列舰和2艘重巡洋舰位于航母纵队四角,9艘驱逐舰在最外围,南云下令航速增至24节,直扑珍珠港。
先遣队的27艘潜艇都于当天夜间到达指定位置,第一分队4艘在瓦胡岛以北海域,第二分队7艘封锁珍珠港东西海峡,第三分队9艘监视珍珠港的入口。其中伊—71号潜艇向编队报告瓦胡岛西北的拉哈纳锚地没有舰艇停泊。也就是说所有的美舰都停泊在珍珠港内。于是突击编队的所有进攻力量都集中用于珍珠港。特别攻击队的5艘潜艇分别放出所携带的袖珍潜艇,由袖珍潜艇自行设法潜入港内。最后2艘潜艇则负责监视夏威夷同美国本土之间的联系。当晚,突击编队收到东京转来的由吉川猛夫发自珍珠港的报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