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聂和欧阳建军回到学校,姚小聂回宿舍,欧阳建军直接上课去了。
侯子强和张晓斌逃了课留在宿舍里面继续翻新手表和收音机。
他们看见姚小聂回来,大为意外。
“老姚,你回来做什么?”
“你不做生意了?今天的货怎么办?”
姚小聂拍拍俩人的肩膀:“猴子辛苦了,那些最难修的表都是你修的,好手艺。晓斌,知道咖啡吗?就是一玻璃罐,里面装着黑乎乎的东西,像黑面粉,招待所的外宾部有卖,你帮我买一罐回来。我睡一觉,你们尽量别吵我。”
姚小聂倒头就睡。
一觉睡到大中午,姚小聂起床,看见桌上摆着一盒饭,还有一罐雀巢速溶咖啡粉。
姚小聂吃了午饭,冲了一大杯咖啡。
速溶咖啡的味道真不咋地。
姚小聂只有一个嗜好就是喝咖啡。
重活一世,更应该健康生活。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事业的前提。
姚小聂把咖啡倒进水壶里带上,再带着一沓稿纸离开宿舍,去图书馆。
岭南工学院作为华南实力最强的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规模和藏书还是相当够格的。
图书馆里这年代理工科各门类藏书该有的基本都有。
姚小聂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在稿纸的题头上工工整整写下:
《计算机汉字扩展卡发明专利书》(草案)
写完,姚小聂看着,怎么不太对劲。
我这字怎么这么丑?
上辈子已经十几年没怎么写过字,写东西都是用电脑,书写能力都退化了。
姚小聂整理一下思路,洋洋洒洒写起来。
造汉卡,是姚小聂重生之初就计划好的。
他学的是计算机,前世一辈子泡在计算机行业里面,他的技术知识和人脉资源都在这个行业里。
所以他这辈子要做什么大事的话,还是应该以做计算机产业为主线。
而且他热爱这个行业。
计算机产业属于核心科技产业。
到他重生之前,量子计算、类脑运算等计算机领域的前沿科技已经有所突破,说不准他这辈子能把握技术路径,提早实现突破?
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密不可分,他日后事业做大了,难免还要涉及金融行业。
这也没问题,他前世混过市场、当过高管,他对金融操作的经验也是足够的。
还有他心怀一个遗憾。
华夏的计算机产业起步太晚了,导致日后种种被动。
典型的困境就是芯片领域被卡脖子。
这个问题姚小聂是一定要解决的。
他要建立起华夏的计算机产业,绝不会再看西方的脸色。
建立计算机产业的第一步是:造汉卡。
在眼下的1984年,在国内做计算机产业想要做出成绩,做汉卡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原因在于,目前国内民用计算机产业的基础几乎为零。
从CPU、内存、硬盘、主板、电源这些核心部件,到软驱、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这些配件,国内都还没有建立产业。
核心部件压根无法生产。
配件就算能生产出来,成本、工艺方面也根本竞争不过国外的生产商。
换句话说,汉卡,是华夏计算机产业从业者在这个产业能做的唯一一种产品。
说起来真憋屈啊。
踏踏实实,从汉卡开始做起,先把计算机产业建立起来!
汉卡,就是专门用于汉字输入的计算机扩展卡。
这年代的计算机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处理汉字输入会挤占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所以需要额外增加一张扩展卡,专门用于汉字输入。
显卡也是一种扩展卡。
处理图像显示会挤占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所以用增加显卡专门用于图像处理功能。
汉卡同理。
外国的计算机厂商不会为了目前规模还不算大的华夏市场专门研发汉字扩展卡,这就给华夏的计算机企业留下空间和机会。
随着IBM、康柏等各进口品牌个人计算机如潮水般涌入国内,从1985年开始,国内开始崛起第一批计算机企业。
这些企业的产品都与汉字处理技术及产品有关。
联想做的是汉卡。
北大方正做的是汉字激光照排。
四通做的是汉字打印机。
眼下1984年,风口将至。
要发明汉卡这项技术和产品,按照一般步骤,应该先写策划方案、论文、论证……
但是姚小聂太清楚汉卡要怎么搞了,所以他一步到位,直接写发明专利书。
发明专利书的第一部分,该发明的背景介绍。
这部分好写。
1980年代以来,华夏的PC市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