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沈愈还是没有陪着蓝雅与柳艳去逛街。>
蓝雅的意思是若被裴玉琴或者李晴儿看到后不好,哪有老板陪着店员去扫货逛街的?>
不过今天店里也没有开门,沈愈感觉这几个月来不接触客人,对于卖东西已经有些陌生,当然更多的原因是沈愈决定清理下自己的藏品。>
拉下卷帘门,沈愈快步来到了特制的保险柜前。>
这是沈愈最近定制的一个三防机械保险柜,相比现在花里胡哨的智能型保险柜,沈愈还是选择相信这种最原始的。>
目前沈愈放在店里保险柜中千万元以上的藏品有:>
古夜明珠一颗。>
宋画:画鱼第一人刘寀真迹《戏水游鱼图》。>
宋画:北宋易元吉真迹《六猿图》。>
宋画:佚名《松下对弈图》。>
文徵明真迹,明本《兰亭序》。>
柴窑笔洗残器一件。>
元青花人物大罐一件。>
无名藏宝匣一个。>
甘黄玉镇纸一方。>
当然这只是放在店里的,家中还有比如明代文徵明真迹《快雪时晴帖》以及接近千万的明青花鼻烟壶等。>
打开保险柜,里面是沈愈最近购得的各类古董。>
蓝雅每一件都摆放的完美,比如字画不怕摔就放在保险箱的最顶层,而瓷器怕摔则是放在保险柜的最下层。>
沈愈先将元青花大罐拿了出来。>
此大罐青花发色极其浓艳,人物描绘栩栩如生,包浆厚重中更是火光全无,尤其是铁锈斑呈黑褐色,一眼望去非常的有视觉冲击力。>
此罐应该叫《仙人观月图》青花大罐还是叫《道士负剑图》青花大罐,亦或是《月下仙人图》青花大罐,沈愈目前还没想好。>
放下元青花大罐沈愈又把藏宝匣捧了起来,因为还没有找到完美的打开方法,沈愈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应该是一件不下于元青花的珍贵古玩。>
把保险柜中的每件古董都爱不释手的把玩一遍,最后沈愈才把釉色天青,细腻如玉的柴窑笔洗取了出来。>
为了它,沈愈还特意做了一个楠木盒子,里面填充的是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最顶级天然海绵。>
甚至元青花大罐都没有这个待遇。>
不过沈愈也没新鲜几天,残器终究是残器,无论如何也比不得完整无缺的瓷器,看的次数多了,纵然是柴窑残器也没什么稀奇感了。>
但如今不一样,因为沈愈有了让它“起死回生”的可能。>
小心翼翼的将笔洗从楠木盒子里取出,同时还有自带的那枚柴窑残片。>
想了想,沈愈又麻利的在保险柜中取了一个紫檀木匣出来。>
打开后,这里面摆有两枚瓷片,同样的釉色天青,同样的细腻如玉。>
一枚是裴玉琴的父亲裴绍所赠。>
另一枚则是从那件所谓“汝窑”笔洗上取下来的,取这枚瓷片的就是蓝雅,也难为她一夜的功夫就把这枚瓷片完美的取了下来。>
茶几上早就摆好了数码相机与笔记本电脑,沈愈先给笔洗拍了十几张照片,然后三枚瓷片也各自拍了十几张。>
这一切做好后开始把图片上传电脑,电脑中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只有沈愈定制了一个付费软件,是请人专门为修补摔坏的瓷器开发的。>
虽然买这个软件贵的很,但是很好用,短短几分钟后沈愈就面带喜色的重重吐出一口气。>
没有任何问题!>
笔洗与三枚残片可说严丝合缝,目前还缺一块大约四厘米宽,一根手指长的瓷片。>
若再找到这枚瓷片的话那么基本就可以组成一件完整的柴窑整器。>
当然,这个难度很大,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因为柴窑的碎瓷自古就是价比黄金,有人得到后就没有不重视的。>
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自斟自饮,沈愈梳理着昨天晚上发生的那件事。>
平白无故送给他一副价值千万的珍贵书帖不说,很明显那个董芸儿的所谓师父还跟风爷认识,或者说至少知道风爷的一些消息。>
要不要顺着董芸儿这条线查一查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爷?>
楚州有不少的私家侦探,东江就更多了,拿出一笔钱查查对方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转念想想,自己与董芸儿不过是一面之缘人家就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恩情,若自己再找人追踪人家这就有点恩将仇报的意思了。>
想到这里沈愈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
将杯中茶一饮而尽,沈愈开始收拾茶几。>
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