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章(1/2)

作者:赵熙之
是我父亲,而我即将成婚,这是无论如何您都应该知道的事。”他稍作停顿:“以前我招呼都不打一声便离了家,的确是不孝,儿子不求原谅,但人生在世,总揪着以前的事而不顾当下,有些本末倒置。”

沈老爷本还欲发作,却见沈英与十多年前实在差了太多,一时竟也不知说他什么。虽然他那骨子里的执拗还在,可到底是冷静了许多。

沈英又道:“您这些年往宝丰户头上存的那些银子,我亦收到了。难为您担心我在京城会过得不好,我过得很好,这笔钱没有动过,银票带回来了,这笔钱还请您为我置办聘礼。”他稍稍顿了顿,看了一眼沈夫人,又说:“虽然我也不想便宜董肖佚,但她今日既然认了侄女自升了辈分,这聘礼便往董府送罢。”

沈老爷压根不知道这茬,忙看向沈夫人,问她什么意思。沈夫人便将董肖佚认了孟景春为侄女的事说了,且又说婚一成,沈家与董肖佚从此便是亲戚了。

沈老爷甚高兴,董肖佚此人官位做到这程度,从来都拒礼不收。以前沈家给她送了好些回,都被悉数挡在了门外,而这会儿竟能名正言顺地往她府里送大礼,真是十年河西十年河东。

沈老爷高兴归高兴,脸上却还是端着的:“我给你存那些银子,不是怕你过得不好,不过是钱太多了没处放。”

沈英也不多说,这个死要面子又幼稚的爹他太清楚了,除了早年间他做的那些龌龊生意,这个老头子也并没有旁的招人讨厌的地方。

沈老爷仍是端着脸问:“哪天成婚啊?新媳妇是哪里人啊?怎么就跟着你一同到楚地来了?”

沈英一一作答,省去了孟景春女扮男装考功名这一长段,其余的说了个大概,也算是交代清楚了。

沈老爷听着很是满意,又问:“新媳妇人呢?”

沈英暂不想让孟景春出来,这半夜里将她喊醒本就伤身,再露个面说说话,指不定又会拖到什么时候。沈英这个爹作息素来不对,他乐意熬夜,总不至于拖着全家人陪他发疯。

于是沈英轻叹口气说:“一路舟车劳顿,她前阵子的热伤风还未好,现下应在歇着,明日再见罢。”

在屋外站了有一阵子的孟景春本已打算进门,听到沈英这一句话,却是折身往回走了几步。深夜里的风有些虚渺的意思,孟景春脸上还有些将醒未醒的迷糊意味,她忽抬了头,看着灯笼泛倦光,安安心心地打了个哈欠。

☆、【六三】成个亲哟

沈老爷大半夜精神好得很,拖着沈英谈到后半夜才肯放他回去。沈英估摸着孟景春此时恐怕又睡熟了,便也不去扰她,径自回了东厢卧房。

第二日一早,孟景春与沈英皆精神萎靡地坐在餐桌上吃早饭。孟景春见主位又是空的,心道沈老爷难道不与家人一道吃饭么,沈英却已是说道:“父亲又睡懒觉了么?”

沈夫人瞥一眼空位:“可不是,日夜颠倒,怎能不长胖。”

“劝劝罢。”沈英抿着唇,往孟景春碟子里放了一块点心,“总是这样也不好,又不年轻了,还熬夜。”他又往代悦碟子里放了块点心:“也劝他少吃些少饮酒罢。”

沈夫人不言声,沈代悦却在一旁开口道:“我们劝若有用的话,爹爹也不会似现在这样子。阿兄为何不自己去劝呢?”

沈英垂了垂眼,看着自己的碗半晌,也只道:“我的话他更听不进去。”

席间一阵沉默,孟景春一度想缓和这气氛,却发现根本不知说什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以她的本事与阅历,还读不透沈家这本经。

她只顾低头吃着,良久才偏头看了一眼外面。

起了风,树叶簌簌响,阴云沉沉,似是豪雨将至。

沈英注意到她的心不在焉,在桌底握了握她的手。

那只手温暖干燥,孟景春回过神,继续吃饭。

待一家人用完早饭各自散去后,孟景春起了身,没精打采地往外走。沈英三两步赶上去,走在她身侧,道:“去不去书阁?”

孟景春似是反应了很久,点了点头。

微凉的风穿廊而过,沈英走在她前面,细想一番才发觉已许久未照顾过她的情绪。他没有回头,只径自往前走,带她一路走到了沈宅书阁。

这书阁在他离家前便有了,之后这十多年,竟未再扩建过。他领着孟景春进去,书阁中竟没有意料之中的灰尘气息,想来应是经常有人打扫。孟景春问他:“如何突然来这里?”

沈英看她一眼,唇角轻弯:“清净。”

孟景春忽从这眸光了捕捉到了一丝难得的温情,略是可疑地问道:“忽然这样看我做什么?”

沈英偏过头去书柜里找书,语声淡淡却温柔:“因为好看。”

孟景春不以为意地自嘲般笑笑,也去找书,她随便拿下一本册子,翻开来竟发现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注脚,有些是沈英的字迹,另一些字迹却秀气非常,十分工整。听闻沈代悦爱读书,想来这里的书她都已翻遍,竟还如此一丝不苟地作了评注,有些竟还是对沈英某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