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虫、瘟疫灾病、蛊等,老道想着能防备古董商人里的降头、巫蛊高手。”>
晋安一听,立马给老道士竖个大拇指。>
把老道士得瑟的像是孔雀开屏,翘起了尾巴。>
已经鸟枪换过大炮的晋安,带上敕封过的黄符和药,出发!>
三人目标,阴邑江龙王!>
……>
……>
阴邑江。>
龙王庙。>
现在已夜深,这作妖的天气,即便入夜后依旧闷热难消。>
一身黏糊糊汗液贴着衣服,异常难受。>
晚上的江面黑漆漆,只能听到波涛滚滚,轰隆隆奔腾似千军万马奔袭,震耳欲聋。>
晚上的江风很大。>
像是黑旋风,卷起潮湿水汽。>
人来到靠江的龙王台。>
总算是给这闷热旱季带来一丝清凉,清爽。>
龙王台上,道士、和尚、问事倌、魁星踢斗、两兄弟哭丧人…这趟要下阴邑江的人都已经聚齐,包括晋安、老道士、削剑也都到了。>
因为龙王庙里的庙小,容不下这么多人,所以大家都齐聚在地势开阔的龙王台,静候都尉将军的吩咐。>
白龙寺三位高僧也在龙王台。>
三位僧人原本是想过来跟晋安三人打招呼,无奈其他寺院的和尚,一直围着白龙寺住持三人探讨佛法,三人被缠得脱不开身。>
反倒是府尹大人今天终于得偿如愿的见到了削剑。>
“这位想必就是晋安道长的徒弟削剑吧?”>
“仪表堂堂,一表人才,果然是名师出高徒。”>
府尹大人赞许道。>
见到府尹大人主动找削剑聊天,晋安和老道士心头下意识一紧,晋安赶紧打哈哈让府尹大人别过多关注削剑。>
“徒孙见过府尹大人。”>
木讷寡言的削剑,一开口就把晋安和老道士吓得一哆嗦,险些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出来。>
咳,咳咳……>
两人都被自己口水呛到,剧烈咳嗽。>
但此时的老道士脸黑,他年龄与府尹大人相当,削剑喊他三师弟,却对府尹大人自称徒孙,这么一算,他平白就比府尹大人还矮了两辈啊。>
老道士突然就觉得生无可恋了。>
而咱们的府尹大人直接就愣住了。>
连他都没想到,自己与削剑的第一次碰面,居然是以这么个意外情景开场的。>
“哈哈哈。”>
“尊老爱幼,懂得尊敬老人家、长辈,好,本官对晋安这徒儿越看越顺眼了,哈哈,本官现在终于确信削剑的确是晋安道长的徒弟,果然是一脉相承。”>
府尹大人要事缠身,又聊一会后便先道别离开。>
“晋安道长,你这徒弟是块上好璞玉,不要埋没了他。”在离去前,府尹大人留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也不知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在里面。>
看着府尹大人离去找都尉去了,晋安和老道士不淡定了,马上问削剑,为啥一见面就跟府尹大人自称徒孙?>
晋安觉得,木讷寡言的削剑,是他们三人里唯一最会溜须拍马屁的人了,当初见到玉游子时,开口就是师叔祖,深得玉游师叔的疼爱。>
现在见到府尹大人,一开口就自称徒孙,看把府尹大人开心的。>
在溜须拍马屁这个本事上,反正晋安和老道士都是自叹不如。>
果然人不可貌相。>
削剑不可斗量。>
面对晋安和老道士的问话,削剑木讷回答:“因为三师弟常说府尹之女是我们的师娘,府尹大人是师娘的父亲,削剑和三师弟不都是府尹大人的徒孙吗?”>
晋安:“?”>
老道士:“?”>
晋安狐疑看向老道士,老道士憋得脸红,否认三连击的喊冤道:“瞎说,不是,我没有。”>
“老道我啥时候说过府尹之女是我们的师娘?老道我只叫过弟妹……”>
好吧。>
反应过来的老道士,哑口无言的张张嘴,最后气闷闭上嘴。>
弟妹,师娘,一个意思。>
老道士越想越气闷。>
为啥他不管见了谁,都要矮一辈,在辈分上总吃大亏。>
实际上,晋安一直在悄然打量龙王台的众人,包括那些道士、和尚都没放过,一直没放弃寻找谁才是那伙古董商人。>
按照他们的推测,现如今所知的古董商人同伙就有六人了……>
分别是一位风水高手、一位懂驭使鬼胎、五通神的妖道或邪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