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重文门旅馆那边,那是张士慧和宁卫民曾经的单位。>
别看他们俩都已经离职了,可毕竟这还是讲究铁饭碗的年代。>
其他人可没几个像他们这样敢于跳出舒适区的。>
所以往日的人际关系还在,没什么太大变化。>
特别是就张士慧个人而言,他的老婆可还在旅馆上班呢。>
何况那儿还是他贩卖高档商品的主要根据地。>
怎么可能办不好这点事儿呢?>
事实上,张士慧胸有成算。>
根本就没用刘炜敬代为联络,甚至就连提前言语一声都没有。>
找了一天下午,直接运了整整一三轮车的烟酒过去,停在了旅馆后门。>
然后他就径自跑到前台打电话,挨个通知各个部门正在班儿上的熟人朋友来卖货。>
不管对谁,说的都是一样的词儿。>
“喂喂,我……张士慧。哥们儿,我今儿可把好事给你送上门来了,现在忙不忙?……”>
“什么好事?我最近开了个烟酒店,弄了点二锅头和八达岭,比商店价格低一成,要不要?……”>
“什么价?当然就这价了,我还能挣你的钱嘛。要啊?那您就别慎着了。麻利儿的吧,赶紧带着钱来楼下看货……”>
“哪儿见?后门,你下楼就看见东西了。对了,也顺便帮我问问你们部门其他人啊,谁想要一块来……”>
就这样,人传人,人叫人,旅馆各部门轮换着来,依次全被动员出来了。>
有的人想要多一点,钱不够没关系,反正交情在呢,就先扎着。>
有人买了一点回去,又觉着买少了,很快又不请自来,再拿了一堆儿回去……>
总之,整的那阵势就跟职工发福利似的。>
还别看张士慧这天拉过去二十四箱酒,四件儿烟,似乎有点冒失。>
可面对广大旅馆职工的踊跃和热情,才不到两小时就差不多卖光了。>
剩下不多几箱东西,索性就搁在前台了,留给刘炜敬,什么时候卖出去什么时候算完。>
这天等到旅馆早班下班的时候,鼓鼓囊囊怀揣钞票的张士慧,不但顺便接了老婆下班。>
而且还一个子儿没花,通过餐厅和厨房的人,从便宜坊带走了两饭盒肉菜,弄了俩鸭架子回去。>
瞧瞧吧,这趟差事办的,美不美?>
但即使如此也不算什么。>
因为就连张士慧和刘炜敬也未曾想到,这件他们自认为算不得什么的小事。>
竟然一夜之间,就让他们俩在旅馆里的地位大大提升,显得越发吃得开了。>
这么说吧,自此之后,别说刘炜敬在单位办事异常顺利了,任何部门几乎没人再难为她的。>
就是张士慧在重文门旅馆,也是处处得见笑脸,几乎人人愿意给他大开方便之门。>
即便是他过去花钱请人吃饭,私下送东西都办不成的事儿,现在也统统迎刃而解。>
比如他求客房部的人临时开间客房借用一两个小时。>
又或者让客房服务员帮忙注意下某位客人的行踪,打个电话通报一声什么的。>
人家现在可不拒绝给他这些便利了,反而有点上赶着,都乐意着呢。>
如用几十年后的网络用语来形容,那就是逼格很高。>
所以好是好啊,可这么没来由的好,也实在够蹊跷的了,难免让人心虚和没底。>
张士慧和刘炜敬是想来想去想不明白。>
他们觉着自己没发生什么本质变化啊?>
怎么一下就都成香饽饽,过的这么顺风顺水了呢?>
后来还是张士慧受不了这种抓心挠肺的惊疑不定。>
跟宁卫民问了一句,才算触摸到了其中的脉络,没那么疑神疑鬼了。>
宁卫民是这么给他分析的。>
“哥们儿,你真别太小看你自己啦。这点事儿你觉着无关紧要,可在旅馆上班的那些人就完全是不同的感受了。”>
“首先他们挣得是死工资,谁要想手里有俩宽裕钱,一样得靠省嘛。咱们的烟酒,别看便宜的并不多。可那真是批发价,也有一成的利润空间呢,旅馆后勤组的人他也弄不到啊。”>
“就这些货你卖给咱们单位的人,别说他们自己得实惠。真是脑子灵活点的,稍微加点钱转卖给他人,就是稳赚呀。”>
“客房的人?客房的人巴结你就对了。你可别忘了,没人比他们更清楚咱俩是怎么发的了。你觉得他们就不羡慕?不想有样学样啊?”>
“在他们的眼里,你现在就是既敢干又能干的赚钱楷模啊!而且还是他们的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