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雀军至少还得三个月方能成军,会不会有些太晚。”常威想了想,又迟疑道。>
他想让中央军上,但他也清楚燕王的想法。>
王府亲军,也就是当前的中央军。>
自燕王抵达燕城,随燕王征战到现在,付出了最多的伤亡。>
其中付出的艰辛自然无法言表。>
所以,燕王想让王府亲军休息休息,担任常备军。>
戍守皇城的同时,其他方向出现困难,再让中央军支援。>
当然,还有一点。>
燕王也有把秦山,关通,白尚,吕昌等人培养为独当一方将领的想法。>
秦山和关通筹建青龙朱雀的同时,吕昌和白尚执掌了中央军。>
一个分管南大营,一个分管北大营,各司其职。>
“三个月足够了,他们训练交趾和骠蛮的军队也得三个月。”赵煦道。>
与其深入交趾和骠蛮寻找对方的军队,不如守株待兔。>
待他们挑衅之际,一网打尽。>
如此能最大震慑宵小。>
再者,这时候的交趾和骠蛮军队因受过西土人训练,又拿着西土人的火枪火炮。>
如此境况下击败他们,才能真正让他们胆寒。>
否则,他们心理始终会存有一丝侥幸,认为在西土人的支持下,还能继续与大颂对抗。>
“是,殿下,末将明白了,回去之后便催促秦山和关通。”常威道。>
赵煦点点头,“还有,你要注意北狄和罗斯人,穆勒洪真立下血誓复仇,南方的战事爆发,他很可能会趁机在北方挑起事端,到时候阿舒尔和穆勒洪真合兵一处,再有罗斯人,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顿了下,他继续道,“所以,包括中央军,白虎军和玄武军要保证从西到北漫长的边疆不会出问题,并做好同时打两场战争的准备。”>
这也是他不让中央军南下的原因之一。>
他当然想要一个个收拾。>
但北狄和罗斯人几乎可以肯定会趁机发难。>
没有人会浪费这个机会,尤其是穆勒洪真。>
失去了这个机会,他将再也不可能侵入大颂。>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是。>
待常威离去,赵煦又给静海发了一通电报,让周毅准备海上的战争。>
对他而言,这场战争的第一枪显然不会在陆地上打响,而是在海上打响。>
巴布尔说的惊喜,可能在南方,也可能在海上。>
但他给西土联军的惊喜却的确在海上。>
他要周毅统领舰队南下,屯驻夷州,拿下佛郎机占据的吕宋。>
西土人认为他们占据优势,其实是大错特错。>
事实上,他看似被动,实则主动权掌握在他手中。>
吕宋,雅加,澳洲这些地方跑不了。>
他只要进攻,对方必然要防守。>
攻下了这些地方,他等于吃了大补丸,而对方则是伤筋动骨。>
给陆军和海军分别制定了相应计划之后。>
赵煦望向挂在墙上的地图。>
两步走战略中战争之步终究要打响了。>
此战胜利了,西土势族将彻底被他赶出东土。>
他想要的东土商贸圈也将迎面走来。>
与此同时。>
离去的巴布尔在心中同样酝酿着庞大的战争计划。>
不过,由于他的职位,他自然无法决定此事。>
但他可以将燕王的话转达给韦斯利上将。>
他相信韦斯利上将一定会暴跳如雷。>
如此想着,经过半个月的航行,巴布尔回到了天竺,转述了赵煦的回应。>
果然,他见韦斯利的脸色陡然阴暗下来。>
“真是一个无知狂徒,竟然拒绝了如此优渥的条件,他以为自己配和我们讨价还价吗?这是一次最后通牒,最后通牒。”韦斯利高叫道。>
“他竟然拒绝了女王陛下的仁慈,真是一个可怜虫。”博尔特附和道。>
他正和韦斯利在喝下午茶。>
兴致全被燕王的回应扫走了。>
这次他们准备了战争,也准备了橄榄枝。>
但燕王显然拒绝了橄榄枝而选择了战争。>
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既然我们已经与北狄和罗斯人见过面,且达成了一致意见,便用战争彻底摧毁大颂吧。”>
韦斯利点点头,“我们还需要一点时间训练土着军队,不过在此之前,海上的战争可以进行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