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回不回局本部?>
《李大宇已到局本部举报你亲自向他下令,带张露萍等四人秘密转移。你酌情考虑是否有翻转之可能?否则立刻撤离!》>
余则成千算万算,还是没有算到李大宇会提前到重庆!>
吕宗方这份电文写的比较简单。余则成还不能立刻做出是否能翻转的决策。他开始仔细回忆秘密转移张露萍等四人的过程:>
当时是王千滚和李承宗,也就是李武民俩将张露萍等人带到船上的。>
据后来了解,李大宇是不想撤离的。>
自己根本没有去船上,而是跟吕宗方在一起。不过,这个人证根本不能用。否则,过去这么久,你怎么还记得那天的详细情况呢?>
现在,李大宇一口咬定是余则成亲自下的命令……>
如果要翻转,从哪里找到突破口呢?>
余则成刚刚在石牌镇建立了基业,如果转移离开,整个基业就毁于一旦。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余则成虽然希望去带着队伍打鬼子,但那只是战术上的胜利,多打死一个鬼子,少打死一个鬼子,根本不影响抗战的大局;而潜伏在军统局,将来有可能为***赢得战略上的胜利!>
如果没有了重庆每个月五千大洋和七千亩良田的支持,这个队伍也很难维持下去。就算是还有抢劫甘家的财富,文物兑换现金的难度是很大的;如果低价兑换,那点钱也维持不了多久,起码无法维持到抗战胜利。>
最重要的是,局本部一定在监视武奎元,一旦发现自己跑了,局本部不会放过武奎元和余华强母子俩的。自己一个大男人,怎么能丢下老婆孩子不管呢?>
必须回到重庆去!>
余则成已经下定决心!>
为了搞清楚当时发生的具体情况,他叫来王千滚。>
王千滚看完电文时,咬牙切齿地说:“这个李大宇,等到了重庆,我一定要灭掉他!”>
余则成逐渐冷静下来了,他问道:“千滚,你和承宗当初带着张露萍等四人上船时,确认戴着头套吗?”>
王千滚知道此事干系重大,不敢随意回答。他仔细回忆了一下,说:“我确认当时戴着头套!不过,李大宇肯定知道是我俩!否则,他不会乖乖地开船的。”>
余则成又问:“你俩在船上,当着李大宇的面可说了什么?”>
王千滚记忆力非凡,他仔细回忆着,书房里落针可闻。>
足足过了十分钟,王千滚说:“我敢肯定没有说什么实质性的话。甚至可以确定,我俩几乎没有说话。”>
秘密转移张露萍等四人的过程清楚了,余则成开始仔细盘算怎么应对局本部的审讯!他必须做好一切准备,要做到万无一失!否则,回到重庆就是飞蛾扑火!>
余则成挥手让王千滚离开了。他将两个新娘也赶到另一个屋子里。他一个人在房间里计算着……>
~>
次日一早,王千滚就赶来了。他万分惊讶地看到余则成一夜之间就老了十岁,鬓发上还出现了一些白发!要知道,余则成现在还不到二十七岁。>
他十分心疼!问道:“老大,可想出了什么应对的办法?”>
余则成摇了摇头,说:“我在思考被审讯的各种可能,以及我如何应对?不过,审讯一定是千变万化的。我再怎么思考,也不可能全部想出来。因而,回重庆的风险巨大!”>
王千滚十分挂心余则成的安全,他一脸的担忧之色,说:“老大,我们有了这一支队伍,干脆去打鬼子!何必去军统局受那份窝囊气呢!”>
余则成摇了摇头,说:“武奎元和余华强母子俩肯定被秘密控制了……”>
王千滚知道老大特别重感情,别说时武奎元,就算是为了部队里普通班长以上的军官,他也会去重庆冒险。>
王千滚说:“老大,这几天你安心想办法应对。我将后续的事安排好。你看部队里还有什么挂心的事?”>
余则成想了想,说:“还要想办法招募一百多名知根知底的战士;主要补充炮兵连和重机枪的弹药手,以及轻机枪手。”>
用那些步枪手担任轻机枪手甚至是弹药手,确实是可惜了。>
目前,部队里有四门迫击炮,只有正副连长、两个女人,以及五名战士。这次能将迫击炮和炮弹扛回来,全是步兵连的战士们使得劲。>
六零炮一门,需要四名战士;八一炮三门,每门需要六人,就需要二十二名战士。就算是两名女战士担任主炮手,目前至少还需要增加十五名强壮的战士。>
重机枪有四挺,每挺必须配备六人。目前只配备了八名正副射手,还差十六名身强体壮的战士。>
轻机枪有二十九挺,每挺配备两名战士,缺口较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