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一边说着,一边理清自家的思路,按着舞马提出的办会方案越想越觉得十分可行,当下便待不住了,转身便要着手准备此事。>
“你先回来,”>
舞马道:“我话没完呢——”>
“您能不能一口气儿说,”>
刘文静只好转过身来,>
“叫你这么轻轻一点,我脑子就跟被鸡毛掸子弹过一般,一下通畅了,冒出好多想法,我得紧着去做。”>
“死水做成活泉才是第一步,”>
舞马说道:“你要是止步于此,叫泉水困在山涧之中无人能饮,岂不是空置宝山。”>
刘文静再次凑了回来,“您还有后招?”>
“第二步,便是要引水出泉,”>
舞马说道:“见面会办的再热闹氛围再好,效果不过是限于晋阳城内,饮水出泉便是要将此间的氛围烘出城外——>
夜袭突厥,火烧连营,涉险救俘,这里面可以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其一,是国仇家恨民族大义复仇之师。>
突厥人连年南下劫掠,北疆百姓不胜其扰,家家户户皆有恶狼刀下亡魂,人人恨之入骨,唐公此番大捷乃是报仇雪恨一吐浊气之举,可叫百姓无不拍掌称快。”>
“舞郎君,”>
刘文静听到此处,兴奋的双手发抖,晓得舞马其后所言必定十分厉害,一时半会儿讲不完的,于是拉着舞马又往城墙上走,>
“你随我来。”>
“去哪儿啊。”>
“路上风大,有些话我听不清楚,”>
刘文静道:“咱们寻个僻静处——老兄一个字儿都不想落下。”>
“那我大点儿声讲。”>
舞马试着用丹田发声,声音立马清晰明亮又磁性悦耳,>
“这么大行不行。”>
“别,”>
刘文静连忙捂住他的嘴,“让裴寂这个老乌龟听到就糟糕了。”>
便拉着舞马又上了城楼,找到一处僻静的岗楼,把里面轮值守将请出去喝茶,才与舞马道:>
“舞郎君请讲……对了,把你方才你说过的那些东西也再与我重道一遍……风大,人老,耳朵背,好些子没听清楚。”>
舞马只好把先头讲过的大抵又述了一遍,讲到口干舌燥,刘文静也不知从哪倒腾来一壶好茶,恭恭敬敬奉上。>
舞马品着小茶,终于讲到先前在城楼下说到的地方,>
“这里面可做的文章其二,乃是爱民之心为民解忧仁义之师。>
救出的俘民虽只有八十余位,但唐公下的是必救令,起的是忧民意,秉的是为民心,怀的是爱民情。>
时值天下动乱,各路诸侯无不藏私怀异,起兵逐鹿,有甚者横征暴敛,逼民从役,为民所恶。>
唐公仁爱之名若在此时广传而出,与各家一心逐鹿穷兵黩武的诸侯便成了鲜明对比,自然天上地下。>
待唐公日后起兵过境,凭此仁爱之名,无论军到何处百姓都会自发拥戴,献上米食,备好辎重,行通便利,即是所过之处皆有‘人和’之利,岂有不胜之理?>
可做的文章其三……”>
“你先等一等。”>
刘文静忽然站起身,着急地在哨所中走过走过去,四处翻瞧。>
“肇仁在寻何物?”>
“你讲得太快太多,又有好多精妙细节,老夫年纪大了,只怕过一会儿便要忘掉,”>
刘文静边走边摸身子,>
“我得寻些纸笔,统统记下来。”>
着岗哨的卫兵去寻纸笔,但这是打仗的地方,这些兵士又大字不识一个,平日里也用不到文墨处,一时间哪里去寻。>
先前被请出去喝茶的轮值守将说可以派一个兵士去城中买一些回来。>
“算了,”刘文静叹道:“打扰城防毕竟不好。”>
舞马心说算你还有点觉悟,可怎么刚才把人家轰出去的时候这么顺溜毫不客气。>
“要是被裴寂老乌龟抓住把柄就麻烦了。”>
舞马立时无语。>
他想了想,便从怀中取出【隋觉记】合订本,翻到最后一页,看了半晌,颇有些心疼地撕下一张,递给刘文静,>
“我的本子乃是精心制作,用一页少一页,你省着点用。”>
“怎么随身还带着这玩意儿,也不嫌重的慌,”>
刘文静一把拿过来,喜道:“日后我给你制出一百个这样的破本子。”>
正要记录,又发起愁啊,“笔呢?没笔怎么写啊。”>
舞马便从左边袖子里摸出一包厚实的纸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