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拿休息的,直接被主任否掉了,明天还得继续上班。本来一天8000成了奢望,刚补完560,还差一章,我再多写点吧,争取明天补完】
【持续紧跟时事,继续从医学界搬运他们的采访的内容。我还是想说大家谨慎看待此事,肿瘤治疗有太多方案,落实到每个人反应又不同,大家还是一起等最后的结果吧】
【陆巍采访第二部分(2/2)】
医学界:张煜质疑你的另一个主要的点是细胞生物免疫疗法,也有媒体发文称,从弟弟的女儿那里得知,这个疗法是你推销他们去做的?还有报道称你是关联公司股东?
陆巍:我绝对没有向他们主动推销过这种疗法,但他们确实来问过我这个疗法,我跟他们解释过原理。
这个事情说起来比较复杂了。先说股东的事儿,一开始医院领导问我公司股东的事儿,我根本没有印象,但是说起来徐以兵(提供免疫疗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我是认识的,和我是校友,后来他成立个公司做研究,找我科研合作,那时候我正在做博士后研究,对科研方面的需求也很迫切,我也觉得是一个比较前沿的检测技术,但技术要求很高,我们学校和医院当时都没有这项技术。
做了一下技术上的初步探索以后,我申请到研究立项,但是有一个医生朋友给我推荐了另外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技术更优秀一些,而且他们表示只收取材料及部分人工费,检测的价格比较低,这样我们也可以对更多病例开展研究。所以我确实和徐以兵的公司有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合作,还有一段时间是我对两家公司进行了一些比较实验的,通过对比观察,分析哪种技术更好。
因为网上爆出了这个事件,一开始我也很懵,对这个股东的事情完全没有印象。后来我查了一下记录,确实在2014年我个人给徐以兵先后两次各转了1万元,根据回忆是当时讨论的是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并没有入股的印象。至于我如何成为股东,一年后又退出,我已经没有印象了。如果是股东,我退出后,理论上应该把钱还给我。但是我对此没有印象,也可能实际上,我的确有一些技术上有难点的实验,请他们安排,所以这个费用当做实验支出了。
因为这个情况是比较久远了,我还需要再核查确认一下怎么回事。但是入股的公司应该和后面他们联系治疗的公司不是同一家。
医学界:那他们是怎么知道这家公司的疗法的?
陆巍:以前徐以兵推荐一个律师朋友找我给他患胃癌的父亲治疗,手术之后效果不错,所以后来律师又让他弟弟来找我治疗,他弟弟40岁出头,胰腺癌,患病已经9年,印象中他是胰腺手术后2-3年就复发了,后面反反复复的治疗,来我这里之前已经接受过多次手术,多次肿瘤化疗,放疗。这次来找我的时候已经全身超级广泛转移,主要问题是呼吸困难,氧饱和度在氧流量5的时候只有80%左右。几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了,状况非常差,几乎是临终关怀的程度。
我们外科本来不收这样的患者,但毕竟是熟人,而且当时赶上了疫情,回去也找不到医院收治,又刚好疫情期间床位不是很紧张,就先收进来了,后来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治疗后,效果竟然意外的好,呼吸改善了,后来就顺利出院了。
后面还收他进来继续化疗,此后他的化疗效果非常好,肿瘤标志物199迅速下降,6个周期后,全部肿瘤标物指标都正常了。因为这个病例很不一般,我想好好总结一下,后面这个阶段我就详细的问了他前后的整体治疗经过,他有讲过之前接受过治疗,就是在徐以兵那做的,我问他怎么做的,感觉怎么样,和化疗药是不是同时用的等等。
而这个胰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和青海的胃癌姐弟患者有过同病房经历,他们聊天中得知了疗法,就过来问我,说那个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挺好,这么恶性的疾病,还活了9年。
问我知道不知道这个疗法。我就跟姐姐的儿子讲了原理,主要是让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更好一些,和-1联用可能效果会更好。但这不是标准疗法,目前还只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客观评价有效,你要想清楚,你们也不要光问我,也可以去网上查一下专业机构答案。
后来他们来告诉我打算去用了,我也没有阻止,我当时觉得这是患者的个人选,他们想追求更好的疗效。我也觉得如果能有效果,那也是好事。
医学界:但有报道中提供一段你和患者女儿的通话录音,这段录音你怎么解释?
陆巍:关于电话录音是这样的,这姐弟俩在这里治疗时,弟弟的家属并不在这里照顾他,一直是姐姐的大儿子在这里照顾。他们决定要用这个疗法,弟弟的女儿就打电话来咨询我。
因为之前他们知道那个胰腺癌患者是免费用的,想通过我去说一下,能不能给他们也免费。我就找那胰腺癌患者的哥哥,说青海这两个患者经济条件也不好,如果他们确实很愿意用,能不能去说一下也给他们免费,他们的病很难治,我也很想给他们治好。
后来因为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