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8章最后的归宿(3/3)

作者:tx程志
家庭接受道教信仰,每一个家族都会被这些道士发放一块铜牌子,这个铜牌上有道教的标志,就是中间是一个太极图周围加上八卦,这就像基督教的十字架一样。据说信仰道教不仅可以避免鬼神侵扰,同时也可以消灾免难。

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信州百姓自然是不相信的。然而进入四月之后,原本沉寂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的马匪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他们四处袭击,杀人劫掠,屠村灭寨,无恶不作。这支马匪不仅像从前一样袭击灵活多变,同时更有针对性,只要是穿汉服、着汉冠者不仅可以免死,同时也可以不受劫掠,家门前只要是装有道教标志的铜牌,同样也可以免除马匪劫掠和杀害。

如果说只是减税,或许有不少顽固派宁愿承担高税,也不愿意接受华夏文化,易服改冠,可是面对马匪无时无刻,几乎无处不在的袭击,这些信州百姓就不得不重视了。

在生死存亡面前,很多人选择了妥协。因为不妥协就意味着死亡,现在很多人都已经看出来了,这支马匪肯定是魏国支持的,但是看出来了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没有证据,魏国也不会承认,选择造反,他们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底气。

信州之地其实和西域、安西并不一样,西域五十国自汉化开始就成了汉朝的藩属国,虽然其本土文化保存着深厚的西域色彩,但是却被华夏文明影响着,特别是汉武帝两征大宛,让西域各国对汉朝存在着深深的敬畏。东汉末年虽然军阀割据,群雄混战,但是那个汉兵汉骑确实非常强,无论是公孙赞,还是董卓,往往仅仅拥有一州或一郡之地的刺史或太守就可以吊打周边诸胡。

哪怕五胡乱华时期,中原沦丧,但是张氏凉国仍然可以吊打西域诸国,另外西域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胡人,事实上并非白种人,而是黄种人。西域的民众大多没什么“民族气节”的概念,大汉强盛时他们自称汉人,自晋国势力衰微,凉国统治了这个地区以后,诸族百姓对外便都自称凉人。现在让他们习汉语,从汉俗,他们并没有什么抑制心理。

可是信州却不一样,到现在华夏文化根本就没有影响到这里。这里既和安西两州不同,也不像中南半岛的三州,那里秦汉以来就属于华夏文明影响范围,汉化比较容易一些。而信州恐怕直到三四百年以后的大唐时期,才真正感受了华夏文明的气息。

“难道这些马匪还认昊天大帝不成?”

“他们或许不认,可是谁知道呢。他们可能也是信道者,因为信道不得加害任何一名信道者,只要同门相残,死后要进入鬼道阴司(道家没有十八层地狱的说法,不过后来某些影视作品里有类似的台词,大家看着玩就行了)受尽十八般酷刑。”

“原来如此!”

“那我也去买块道符挂在门上!”

一时间伪造道符太极八卦图的铜匠是生意大好,原来一面道道符不过八百钱,后来居然炒到了两万钱,而且是供不应求。

人群中一名道家修士打扮的人愤怒的道:“明溪道长,你看这,信仰是心灵的皈依,是精神层面的事情,怎么可以靠收买拉拢?靠收买拉拢出来的信仰,也是假信仰!这些愚夫愚民真是该死!他们都是伪信者,都是对昊天,对道君的……”

;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