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点头答应一声,铁鹰等人转身离去,他们都清楚,这一次自己等人压力到底有多大。>
因为这一次上战场的大秦锐士,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新兵蛋子。>
想要完成这么多的士卒的家书,这是一件很难得事情,唯一让铁鹰的松一口气的是,嬴高给了他们一个月时间。>
在秦军之中虽然一直在强调断文识字,但是蟒雀军不同于万胜军,这些年的扩充太快,以至于人员素质之上,难免会出现层差不齐。>
心中念头闪烁,铁鹰心中生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寻找蒙寥的帮助,他可是清楚,万胜军之中全部都是断文识字的士卒。>
在嬴高麾下,对于士卒的断文识字的极为的重视,几乎一直都在派遣夫子进行教导,他想要完成这一重任,就只有一个选择。>
只有蒙寥配合,他才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此事。>
而且蟒雀军之中的老卒,都识字,这一点想要办到,虽然有点困难,但是并非不可能>
风雨迢迢,人生别路。>
嬴高已经下令靖夜司派遣死士前往戎狄,同样的大军出发的军令已经下达,整个大军上下,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甚至于整个大秦朝廷对于此事都是极为的重视。>
因为他们都清楚,历来嬴高都会这样做>
“嬴将,三十万大军之众,光是一个铁鹰在一月之内完成不了家书一事吧?”>
不是范增小觑铁鹰,他心里清楚但凡是能够在嬴高身边待着的人,就没有一个简单之辈。>
更何况,铁鹰还是铁鹰锐士之中的佼佼者。>
这更是让铁鹰的履历变得更加的璀璨夺目,但是他心里清楚,这件事就算是自己前往,也没有办法在一个月之内完成。>
“先生,铁鹰会完成的!”>
这一刻,嬴高语气肃然,眼底深处浮现一抹惆怅,语气幽幽,道:“这也许是这些将士,唯一留给家人以及留在这个世间之上最后的语言了。”>
“这也是本将唯一能够做的,封侯拜相,谈何容易!”>
这是嬴高心中真实的反应。>
这些年,他见过太多人抱着建功立业而去,见到无数的少年,却在一场战争之中成为了尸体,在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能够从万千人之中杀戮而出,最后封侯拜相的人,只有那么寥寥几个而已,对于此事,此刻的嬴高已经看得很淡。>
“哎!”>
虽然范增从未上过战场,但是他也是听过嬴高的传闻,读过无数的书,自然是清楚战场之上的残酷。>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万骨之中,不仅有敌人的尸骨,也有自己大军的尸骨。>
站在幕府之中,望着清晰的地图,嬴高语气凝重,犹如九天寒风,道:“先生,你知道么,本将在这里嗅出了血腥味!”>
大月氏。>
时隔七天,今日是尉常寺再一次与大月氏王会面。>
他们都清楚,今日的会面将会影响西北的格局[悠悠读书fo],更是意味着大秦与大月氏之间的关系将会走到何处。>
这一刻,整个王宫之中,只有大月氏王以及尉常寺在加上一个负责记录的伊稚泉。>
轻抿一口茶水,尉常寺抬起头对着大月氏王,道:“七日已过,不知大月氏王考虑的如何了?”>
“本王可以与大秦储王交好,但是本王需要大秦储王麾下的孔雀商会与大月氏的互市,数量提升十倍,若是使者答应,一切都好说!”>
大月氏王心中有小心思,他清楚不管大秦有没有意图窥视大月氏,大月氏都要提前储备盐巴以及兵器,以防不测。>
一国的命运绝对不能操控在他人的手中,要不然迟早都会被毁灭。>
“三倍,这是本使能够做主的极限!”>
尉常寺直视着大月氏王,肃杀的声音响起,道:“若是大月氏王不愿意与大秦储王合作,我们也可以与戎狄合作,甚至于匈奴合作。”>
“而除了我大秦之外,大月氏别无选择!”>
这一刻,尉常寺锋芒毕露,再也不是那一个温文尔雅的少年,就像是一柄藏锋的利剑,骤然之间锋芒毕露。>
闻言,大月氏王脸色微变,语气之中杀机顿显:“秦使,你是在威胁本王么?”>
王宫大殿之上,杀机明显,伊稚泉脸色难看,不管是大月氏王发难,还是尉常寺发难,都不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一旦尉常寺出事,到时候大秦的责难一定会集中在大月氏的头顶之上,大月氏将会遭遇最大的浩劫。>
因为他比大月氏王更清楚大秦的强大与铁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