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蓟原闫家为着手点,利用《大越吃瓜报》排行榜的间隔,袁华又狠狠收割了一笔焦虑的中产的银钱。
袁华能够看到所有选手的数据,在这件事上世家大阀基本上也学会好好跟袁华合作了,局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
现在市面上的《大越吃瓜报》推恩令版已经很少了,毕竟所有能出得起银钱买选票的人,都已经跟袁华搭上线了,要多少选票给你印多少。
只印选票,可比附带印《大越吃瓜报》推恩令版简单多了,选票数据、排行榜则更隐蔽了。
从世家大阀到地方官宦人家,他们都只能记录自己购买了多少选票,等到最后宣布结果之时,只要出入不大,他们没那胆子跟袁华对线交易记录的。
如此一来,推恩令一事上袁华到底赚了多少钱,出入就有点大了。
而且购买选票这种事,大家虽然是心照不宣,可若是想将清月公主点出来,那世家大阀也吃不了兜着走。
若想收拾世家大阀,怎么样都有理由的。
比如,哪儿来的那么多银钱啊?
明明说了推恩令比试公平公正公开,世家大阀公然大批量购买选票,以家族财力影响推恩令的结果,罪同欺君。
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圈钱比试,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给皇家面子,谁敢跟清月公主对线呢?
所以推恩令海选走到这一步,还没出最后结果呢,袁华不仅早早挣够了二百万两银钱,还在自己的小金库里私藏了多少银钱。
当然,这事袁华从头到尾没瞒过林先生,主要是瞒不住啊,每次世家大阀也好、地方官宦人家也罢,只要购买选票,那都是大宗买卖,瞒不住。
再加上翠玉庄这边香皂、口红、粉饼、睫毛膏之类的生意越来越好,账房先生真的算出了袁华的大概资产,到底是个厉害人物。
这不,推恩令一事海选晋级的名单基本上已经出来了,袁华美滋滋地猫在翠玉庄里查账呢,林先生带着明艳大方的明秀姑娘来了。
明秀姑娘有这个时代女子少有的那种外放和开朗,一进翠玉庄径直就往袁华的办公室内室走来,“公主,林先生说翠玉庄要在安阳、合庆开两家分店?”
这又是袁华的主意,因为推恩令一事的影响力,大越人士似乎发现了生女儿其实还是一笔不错的投资,连带着翠玉庄中什么香皂、口红、粉饼、睫毛膏之类的小玩意销量惊人。
许多参加推恩令的地方官宦小姐都说,翠玉庄的东西真是想象不到的好用,又便于携带,随时补个妆容之类的相当便利。
只是有一点,翠玉庄里的东西只在都城销售,给家乡的姐妹们也解释不了这些东西如何好用,最好是翠玉庄能够卖到地方上去。
得了这些地方官宦小姐的提示,袁华跟林先生一商量,果断挑了两个交通枢纽城市进行试点,便是安阳、合庆了。
若是翠玉庄在这两个交通枢纽城市都能开得下去,完全可以在各大城市进行铺货了。
袁华没想到自己的经商道路居然拐到了化妆产品上,不过以袁华的画图能力和翠玉庄匠人的复原能力,做化妆产品确实是最省事也最赚钱的。
什么时代赚女人的钱都好赚啊。
当然,行知书局那边各种卖得也十分好,大概是苦闷的都城世家子弟找不着发泄心中郁结情绪的途径,只能转而看书了。
毕竟推恩令海选一出,连青楼都没心思开门迎客了。
这也怪袁华当初的宣传语,无论出身、相貌,只管才情,任何自由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推恩令。
结果这个宣传语倒给都城青楼做了个好宣传,明明青楼女子不算自由人,可耐不住青楼老鸨以团队的形式来给她们报名啊。
有时候袁华觉得青楼老鸨跟自己才是最相似的人,这么无耻的方法都能想得出来,简直是要梗死世家大阀和地方官宦人家小姐们了。
但青楼老鸨懂得见好就收,她们的目标肯定不是最后得选异姓公主,当然这个目标也不可能实现的。
哪怕袁华再如何胡闹,异姓公主怎么也不可能是青楼女子。
能让她们来报名,不过是当时宣传语略有失误,可这不代表她们真能够站到最后。
就算她们每一轮比试都晋级了,事关皇家脸面,最后也是一票否决的。
不过,推恩令要给了她们一个表现的机会,谁让袁华当初的宣传语说得这么硬呢?
可就是因为她们都来参加推恩令了,那些无所事事的世家公子们便是想要跟青楼小姐姐们喝个花酒之类的都不行了,谁会在这时候跟你喝花酒啊?更不要说其他项目了。
不光不跟你喝花酒,为了证明你说过的话都是真心实意的,给我买点选票吧。
所以,推恩令走到这一步,确实变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的盛事。
又因为青楼小姐姐们参加推恩令了,个个都洁身自好了......这个词听起来有些奇怪,或者换成待价而沽会更好一些。
总之,因为青楼小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